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政通知
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储备项目的通知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 浏览(1492)

 

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根据《山东省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》,2017年,省财政厅、省农业厅继续整合中央和省级有关专项资金,搭建粮食高产创建平台,集中支持全省粮食生产发展。

一、建设思路、原则和目标

(一)总体思路

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牢固树立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发展理念,通过搭建粮食高产创建平台,整合资金,集中发力,着力在完善基础设施、转变粮食生产方式、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上下功夫,走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粮食绿色发展之路。

(二)基本原则

——依照规划,有序推进。根据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》(鲁政办发[2013]31号)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按照制定的规划,强化资金和项目整合,有计划、分阶段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。

——强化产能,突出口粮。加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基础设施建设,稳步提升耕地质量,实现“藏粮于地”。突出抓好小麦等口粮作物生产,积极引导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,确保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。

——创新驱动,绿色发展。突出科技创新理念,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,实现“藏粮于技”。突出绿色发展理念,转变生产方式,大力推广控水、控肥、控药节本增效技术,走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子。

——重点倾斜,弥补短板。在项目安排上,重点向脱贫任务较重的产粮大县倾斜,发挥粮食产业稳生产、促增收的基础作用。同时,针对粮食产业发展的“瓶颈”问题和“短板”因素,探索解决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难题和关键。

(三)建设目标

1.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。到2017年,全省建成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2280万亩,示范方粮食产能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。

2.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。项目区内实现控水、控肥、控药的“三控”目标,作物全生育期实现节水20%以上,农药、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,化肥、农药使用量实现“零增长”;良种统一供种率、关键技术推广率、病虫害统防统治率及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100%;核心示范区内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以上、玉米达到650公斤以上,辐射带动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、玉米达到600公斤以上。

3.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。通过对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关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,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粮食社会化服务组织,健全覆盖全程、综合配套、便捷高效的粮食社会化服务体系,推进粮食全程机械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。

4.帮助扶持任务较重的县实现脱贫目标。  

二、整合资金

2017年,省级围绕整合平台和政策目标,将性质相同、用途相近的中央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(粮食产业)、中央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,以及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奖励资金整合起来,统一部署安排,集中支持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。

三、建设内容

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分为产业发展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,建设内容和要求不同,需分别制定实施方案。

(一)产业发展项目。主要包括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、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、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建设、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、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与服务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涉及的建设内容或关键环节。

1.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《意见》要求,通过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金,建设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连、渠相通、旱能浇、涝能排”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。示范方内大力推广秸秆还田、深耕深松、配方施肥、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,提升耕地质量,提高粮食产出水平。

2.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。重点是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、开展重点区域共性技术瓶颈攻关、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。主要是搞好攻关区、示范区、辐射区“三区”建设。

一是攻关区。每个项目县建立一个攻关试验区,面积100亩以上。主要是针对制约小麦、玉米生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,围绕绿色高产攻关和区域内共性技术瓶颈攻关两个方面,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,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,配套推广节水、节肥、节药等新技术、新机具,实现绿色发展与高产高效的有机统一。

二是示范区。每个项目县在生产条件较好、交通便利、有高产创建基础的成方连片地块打造1处核心示范区,面积1万亩以上。示范区内广泛推广应用成熟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,实现耕、种、管、收的统一服务。小麦重点推广秸秆还田、深耕深松、宽幅精播、规范化播种、播后镇压、氮肥后移、一喷三防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;玉米重点推广机械抢茬直播、一增四改、单粒精播、一防双减、适期收获等关键技术。通过在示范区内大力推广相关综合配套技术,达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,良种良法高度配套,高产高效同步实现,生产生态协调发展,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,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。示范区要设立醒目的标识牌,规范介绍示范区内种植的主要品种和采用技术的要点,让种粮农民看得到、学得会、用得上,扩大宣传效应。

三是辐射区。每个县要在示范区周围建立10万亩以上的辐射区。辐射区内应采用示范区内主要的技术措施和种植省推主导品种,逐步引导农民转变常规种植方式,减少农药、化肥、种子、水资源的使用,提高水、肥、药利用效率,增加种植效益。通过对辐射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,使先进技术得到广泛推广,绿色种植理念深入人心,稳步扩大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和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,提高辐射区内科技种田水平。

3.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建设。紧紧围绕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这条主线,在沿黄玉米集中产区和山区丘陵地区,鼓励发展优质谷子、高粱、大豆、杂豆等杂粮生产。

一是提纯复壮传统地方名优品种。对地方名优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品质改良,挖掘提升地方特色品种。

二是集成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。根据不同区域、不同作物、不同耕作制度,研究集成轻简化、标准化栽培技术,统一种植标准、统一操作规程、统一技术规范、统一机械化作业。

三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。在传统优势产区,通过完善基础设施、推广优良品种和规范化生产技术,实现杂粮的规模化生产,从而提高质量和效益。

4.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。每个项目县建立一个100亩左右的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(场),并选择3个以上重点乡镇建立示范点。主要是开展小麦、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、区域试验、展示示范和配套技术推广;在生产关键时期组织基层农技人员、粮食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、种粮农民等进行现场观摩与交流,将展示示范中心(场)建成新品种安全评价的试验区、良种良法配套的示范区、主推品种的展示区、农民选种用种的培训区,直观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推介最适宜品种及配套技术,真正实现让农民正确选种、科学用种。

5.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与服务。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,搞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,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步伐。

一是在项目区内开展小麦、玉米良种统一供种服务,提高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和整齐度。

二是在项目区内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、玉米单粒精播等规范化播种技术和小麦“一喷三防”、玉米“一防双减”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。

三是开展系列化专业技术指导与培训。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要加强对项目县的技术指导、培训工作。市、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。

6.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,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、农业服务组织等开展粮食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、关键技术推广的服务,促进社会化服务从粮食生产单个环节向全程生产服务转变,从小规模分散服务向大规模整建制服务转变,从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现代粮食生产方式转变。每个项目县选择的社会化服务实施主体原则上不得少于3个。

一是重点支持作业成本高、短期效益不明显、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深耕深松、农作物秸秆还田、施用有机肥等环节,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发展。

二是支持资金投入量大、技术难度高,一家一户做不了、做不好的烘干储藏、小麦宽幅精播、玉米单粒精播等技术集约运用环节,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。

三是支持整体作业效果好、单个农户作业效果差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环节,促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。

项目县(市、区)按照“突出重点、弥补短板”的原则,根据以上建设内容,因地制宜选择确定本地的项目内容。

(二)产业扶贫项目。按照投入少、见效快、生产技术便于掌握的原则,在扶贫任务较重的县,重点支持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、建档立卡贫困户,根据产业特点,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,实现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完成农业脱贫攻坚任务。具体建设内容,由申报县组织、指导贫困村根据资源条件、种植意愿、劳动能力、扶贫效果等因素确定。

四、项目申报

(一)产业发展项目。按照“县级自主申报、市级评审确定、省级审查备案”的程序进行,以县为单位组织实施。

1.名额分配。省里按照各市粮食总产量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等因素,确定各市项目县个数(详见附表,含省直管县)。

2.资金规模和使用方向。每个项目县安排资金400万元,资金主要用于:一是物化投入补助。对项目建设需要的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机具、药械等物化投入进行补助。二是社会化服务补助。对开展病虫草害统防统治、绿色防控,耕种管收一体化作业等社会化服务进行补助。三是技术推广服务补助。对开展展示示范、技术指导培训、作物测产和标牌制作、资料印刷等给予适当补助。

根据省政府办公厅《意见》,承担2017年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任务的县,要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内容一并编入实施方案,示范方建设奖励资金与项目县建设资金统筹使用。

3.项目县条件。项目县需具备以下条件:

一是项目县必须是国家确定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县,或者是省里确定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后备县,或者是2015年粮食总产8亿斤以上的县(市、区)。

二是项目县政府高度重视,部门配合协调有力,制定了粮食产业发展规划,出台了扶持政策和办法。

三是项目县能够将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,能围绕粮食高产创建开展工作。

四是项目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,技术力量较强,技术服务到位,技术要求达标。

五是在以往实施的项目中无重大违纪违规等问题。

(二)产业扶贫项目。重点支持鲁政办发〔2016〕29号文件确定的20个脱贫任务较重和其他贫困人口较多的县(市、区),名额分配详见附表。每个项目县安排资金200万元。

各市根据分配的项目县名额,科学确定项目县,做到公开、公正、透明,并于11月30日前以农业、财政正式文件将产业发展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厅、财政厅审查备案。

五、有关要求

(一)组织领导要有力。各市要高度重视,农业、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,组织、指导项目县做好实施工作。各项目县要合理选择项目实施地点,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,建立统一领导、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。

(二)资金整合要有力。各项目县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,将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,重点围绕粮食高产创建开展工作。各市、县都要加大对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。

(三)监督检查要有力。严格财经纪律,加强项目资金监管,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。各市要加大对本地项目县的工作调度、督导检查和年度考核,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。省里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。

(四)扶贫攻坚要有力。项目县要摸清项目区内贫困村、贫困户、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,认真规划好项目实施地点、增收数额等相关内容,开展好农业行业脱贫攻坚工作,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脱贫作用。

省农业厅联系人:杨萍萍 联系电话:0531-67866158

省财政厅联系人:徐延超 联系电话:0531-8266978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6年11月15日

山东省农业12316(责任编辑:袁永晓)
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版权所有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主办

备案编号:鲁ICP备19027226号-1

技术支持:山东汇佳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