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 浏览(2009)

1、防治原则 

  按照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坚持以“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为主,化学防治为辅”的原则,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,用药符合《农药安全使用标准》及《农药合理使用准则》的要求。 

  2、防治措施 

  (1)农业防治 

  ①选用抗病品种。选用高抗或耐灰霉病的番茄品种,如瑞丽、玛格丽特、中杂7号、戴安娜等。 

  ②种子温汤消毒。将种子放入55℃~60℃温水中,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℃。 

  ③土壤消毒。6月下旬~7月下旬温室休闲期,每亩均匀撒施氰氨化钙50~100千克,4~6厘米长的碎麦秸600~1300千克。翻地或旋耕20厘米以上,起垄,垄高30厘米,宽40~60厘米,垄距40~50厘米,覆盖地膜,用土封严。膜下垄沟灌水至垄肩部,然后密闭温室。白天棚内温度可达50℃~70℃,并保持20厘米土层内温度达37℃以上,维持20天。 

  ④注意通风透光。经常打扫棚面,保持棚膜面清洁。合理密植,对易发生灰霉病的温室应加大株行距,减小种植密度,改善光照条件。 

  ⑤加强温湿度调控。进行变温管理,适时通风,降低温室内湿度。晴天早晨拉开草帘或保温被后,先放风30分钟,使室内相对湿度降至70%以下,然后密闭温室,使室温提高到30℃~32℃,然后再放风,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3℃~28℃,相对湿度控制在75%以下。当室内温度降到18℃~20℃时,关闭通风口。夜间室内温度保持在14℃~16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70%~80%,避免叶面结露。阴天在保证不降低温室内温度的情况下也要通风排湿。 

  ⑥合理浇水。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,忌阴天或下午浇水,且浇水前一天先喷药防病。浇水后迅速放风排湿,尽可能降低温室内相对湿度,减少发病机会。浇水最好在高垄栽培模式下采用滴灌,防止大水漫灌。 

  ⑦合理施肥。增施腐熟有机肥,实行配方施肥,控制氮肥用量,适当增施磷钾肥,防止徒长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定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500~5000千克,过磷酸钙50千克,其后当每穗果膨大到鸡蛋黄大小时,结合滴灌,每亩追施尿素18~20千克,过磷酸钙30~32千克,硫酸钾16~17千克。 

  ⑧及时清除病残体。前茬作物收获后,即时清洁田园。番茄果实坐住后及时摘除残留的花瓣及柱头。结合整枝打杈、绑蔓等农事操作,及时摘除老叶、病叶、病果,携出室外集中深埋或销毁。 

  ⑨轮作倒茬。可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。 

  (2)物理防治 

  定植前可用硫磺熏蒸消毒。将温室密闭,每100立方米棚室用硫磺粉250克,锯末500克掺匀后,分放在室内,于晚上点燃熏一昼夜,隔3天再熏一次。通透风后再定植。 

  (3)生物防治 

  于发病前或初期使用3亿CFU/g 哈茨木霉菌300~ 600倍液喷雾,每隔5~7天喷施一次。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。可结合有机硅增加药液附着性。 

  (4)化学防治 

  ①发病前预防。待定植的幼苗可用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异菌脲可湿性性粉剂1000~1500倍等喷淋一遍,防止带菌入棚,同时选择无病苗移栽。第1穗果开花时,选择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~1500倍,或20%嘧霉胺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,或50%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,每5~7天用药一次,进行预防。番茄蘸花时,可在已配好的番茄灵或2,4-D稀释液中加入50%腐霉利可湿粉剂1500倍液,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充分混均后进行蘸花。果实膨大期,在浇催果水(尤其在浇第一、二穗果催果水)前一天用20%嘧霉胺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,或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等喷雾防治,5~7天用药一次,连用2~3次。 

  ②发病后防治。发病初期,用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或50%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25%嘧霉胺可湿粉剂800倍液,或0.3%丁子香酚可溶性液750倍液喷雾。喷药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,每隔7~10天喷1次,喷3~4次。喷药时温室前檐、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及叶的背面、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要重点喷。 

  3、生产档案 

  建立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档案,详细记录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防治措施及生产资料使用,并保存3年以上,以备查阅。 

    

  备注:本规程摘编于《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》。
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版权所有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主办

备案编号:鲁ICP备19027226号-1

技术支持:山东汇佳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