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策法规
化肥限量零增长 技术措施作保障
发布者:农业执法网系统管理员 浏览(1406)

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,化肥的施用,对于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但是,在施用过程中也存在化肥过量、养分不平衡等不合理施用的问题,带来了肥料养分利用率不高、投肥效益低、耕地质量退化尤其是酸化严重、环境污染等诸多不利影响。为促进农业持续增效,保护生态环境,推进绿色增产,必须采取有力措施,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。

按照相关规划,我国的化肥施用量2015年到2019年,年增长率控制在1%以内,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。多年的研究表明,肥料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%以上,随着产量的提高,肥料施用量也相应地增加,不施肥粮食就要减产。那么,在化肥施用限量的情况下,如何保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呢?绝不能盲目的限量,必须有技术措施作保障,才能达到化肥限量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。

1.增施有机肥。有机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,除含氮、磷、钾等大量元素外,还含有许多作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,能给作物提供全面的所需营养,特别是提供微量营养元素,可减少或替代部分化肥。有机肥还含有机质和腐殖质,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重要作用,能够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的关系,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供肥能力,促进作物生长。可采用堆沤方式积造有机肥,通常以人畜粪尿、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作原料,也可选用商品有机肥。

2.搞好秸秆还田。作物秸秆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的大中微量元素营养,是培肥地力,改善土壤结构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。可采用秸秆粉碎直接还田、快速腐熟还田、牲畜过腹还田等技术,禁止露天焚烧秸秆,使秸秆取之于田、用之于田。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,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,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。

3.实行配方施肥。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,根据作物需肥规律、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,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,提出氮、磷、钾及中、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和方法。不断优化施肥配比,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,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,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,实现精准施肥和各种养分平衡供应,满足作物的需要,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、减少化肥用量、提高作物产量、改善农产品品质、节支增收的目的。

4.推广缓控释肥料。缓控释肥是利用包硫、包膜、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等方式控制化肥释放速度的肥料,能减缓或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,按照作物养分吸收规律,基本同步地释放养分,减少施肥数量和次数。缓控释肥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分解,逐渐为作物吸收利用,使肥料中养分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,可减少化肥的挥发、淋失和固定所造成的损失,提高化肥利用率。

5.推广化肥机械深施。机械化深施化肥是利用农业机械在耕翻、播种和作物生长过程中,将化肥施于土壤深层,根据不同作物根系的分布范围,将肥料施于土壤810厘米的根系密集层,增加养分吸收,减少表施造成的地表流失和养分挥发,提高化肥利用率,节省成本,增加效益。

6 . 推广水肥一体化。利用滴灌、喷灌等先进灌溉设备,通过压力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,将肥料溶液以较小流量均匀、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,形成水肥一体下地,可以把水分和养分按照作物生长需求,定时、定量地直接供给作物,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,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。

7.改进施肥方式。土壤质地不同,采用的施肥方法也不一样。一般黏质、壤质土壤,应采用以基肥为主、基肥追肥结合的方法。沙质土壤要采用少量多次,即少量多餐的施肥方法,以利于作物吸收利用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施肥后及时浇水,以水调肥,促进养分吸收。水分供应与作物营养吸收有密切关系,水分使用不当不仅造成养分损失,而且影响养分吸收和作物生长。适量适时灌溉可促进肥料吸收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
8.把握最佳施肥时间。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两个关键时期,一般作物营养临界期在生育前期,最大效率期多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。因此,要根据农作物生育时期及需肥规律,应把握好这两个时期,把肥料用在作物需肥最敏感的营养临界期和需肥最多最大效率期,掌握前轻、中重、后补的原则,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(来源:山东省12316责任编辑:姚卓)
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版权所有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主办

备案编号:鲁ICP备19027226号-1

技术支持:山东汇佳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