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性认识农药残留问题
发布者:广饶县农业执法网系… 浏览(3272)



最近两年,关于“空心西红柿是打了激素”的传言在网上广为传播。帖子称,“空心的、带尖尖的、外表红里面绿的西红柿都是打了激素的,有毒不能吃”。


这传言让很多人惶惶不安,

望着鲜红靓丽的西红柿垂涎欲滴,

却又有点纠结,是吃呢?

吃呢?还是吃呢?



追根溯源这一传言起自某地方电视台某节目,当时的受访者称,空心的西红柿都是用了植物激素的,带尖尖的、外面红里面绿的西红柿也是用了激素的,吃了都有毒。


对此,当时包括央视网在内的多家媒体均进行了辟谣反击,北京电视台《生活2016》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解读。



现在,农安君来为你做详细解读。

1
西红柿为何会空心?

西红柿空心的原因有很多,跟植物生长调节剂(即人们俗称的植物激素)没有太大关系。


植物生长调节剂(如番茄灵)的确能促进西红柿果实的坐果和果实膨大,如果使用浓度过高的话,可能会导致其空心。但这并不是西红柿空心的唯一原因。


光照不足、养分供应少、受精不当、外界温度过高、肥水施用不当等都可能会导致空心。空心是瓜果种植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生理性病害。空心西红柿属于畸形果实,只是形态与正常果有点不同而已,可能口感稍差,但并非有害,是可以吃的。


2
西红柿为何会畸形?

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西红柿是否长尖并没有太大影响。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,尖的、桃形的、瘤形的、带疤的等等,都属于畸形果。


西红柿果实能否发育成正常果,主要由西红柿花芽分化的质量决定。如幼苗期花序形成时遇低温、氮肥多、水分多,花芽过度分化,果实则形成桃形、瘤形或指形;如苗龄拉长,低温或干旱持续时间长,果实则形成裂果、疤果或籽外漏果实;花芽细胞分裂过旺,心皮数目增多,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不均衡,果实则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。


可以说,畸形果是西红柿种植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生理性病害,也是西红柿种植的一个技术难点。另外,现在有些西红柿长得长尖,其实是育种家选育出来的新品种。可见,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是否长尖并没有太大影响。


3
西红柿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?

西红柿的颜色主要受基因调控,其色泽主要与果皮的类黄酮类物质、果肉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类物质有关。番茄红素是成熟西红柿的主要色素,也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。


果皮颜色分为黄色和透明两种,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。果肉颜色主要分为红、黄、橙色3种,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控制,这些基因的不同组合使成熟西红柿果实表现出不同颜色。


在西红柿果实发育早期,果实内色素主要是叶绿素,在后期成熟过程中,叶绿素逐渐分解,类胡萝卜素不断合成。由于西红柿果实颜色受到许多基因控制,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在于控制类胡萝卜素生化合成过程的不同环节,从而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组成,最终使西红柿表现出不同的颜色。


4
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果蔬安全吗?
在国际上,至今为止从未发生过因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而引起的食用安全事件。在我国,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也是非常安全的。


一是因为与其他农药相比,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纳入农药范畴管理,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致病、防虫、除草的农药,其产品大多属于低微毒性,有些甚至因为几乎无毒而被列入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豁免清单。


二是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微小,如过量使用反而起反作用,农民也不大可能大量使用。因此,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产品上的残留很低。根据2015-2016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(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调查与产品安全性评估)对45种果蔬产品2061批次样品的检验结果,2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残留值仅为0.001~0.059mg/kg。


三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膳食暴露风险很低。对以上检验结果的评估显示,2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暴露量基本都在安全参考剂量的1%以下。也就是说,只有超过以上实际残留量的100倍以上,才有可能对消费者存在风险。在国际上,判定标准也定为不超过安全剂量即为安全。



如何去除或者减少残留?

当然如果你还是不放心,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除或者减少残留。


一是放置。因为农药残留(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)会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降解,一些耐储藏的农产品如土豆、白菜、西红柿等,购买后可以放几天,一方面可以使农产品继续熟化,另一方面农药会降解而减少残留。


二是洗涤。农产品表面的农药或外部的农药残留较易被水洗掉,因此,在烹调前将果蔬等农产品用水泡半个小时,再冲洗一下,基本就可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。


三是去皮,苹果、梨、柑橘等农产品表皮上的农药残留一般都要高于内部组织,因此,去皮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。


四是烹调。高温一般可以使农药残留更快地降解。


有意识地对农产品

进行适当处理是可以的,

但过分担忧和处理是没有必要的。

只要残留不超标,

就不会出现安全问题,

就好比我们每次呼吸

都有可能会吸进病菌,

但却并不会引起发病。

低,特别是除草剂、植物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,如膨大剂氯吡脲的毒性甚至低于食盐。农药使用后在农产品中检出残留是正常的,只要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不超标,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。农药残留超标或不合格的农产品是不得销售的,但也不一定是有毒食品,只有超标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,就如我们吃了刚过期的食品往往也不用过分担心一样。所以,我们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应理性对待,大可不必产生恐慌心理。
    (作者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研究员、所长)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版权所有

广饶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主办

备案编号:鲁ICP备19027226号-1

技术支持:山东汇佳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